Search

經過一整年的疫情洗禮,原本習以為常的社會生活早已逐漸發生改變,隨之而來的生活型態的變化,除了口罩之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經過一整年的疫情洗禮,原本習以為常的社會生活早已逐漸發生改變,隨之而來的生活型態的變化,除了口罩之外,或許在家中追劇、看書看漫畫也逐漸成為疫情影響下的一種生活型態變遷。在社交活動受限制的情況下,大家應該有部分多出來的時間能夠享受獨自閱讀或看電影的時光,這樣的變化是否最終會對我們原本的社會生活產生長期性的影響呢?

------------
無論是在家中忙還是在外工作,大家都渴望透過休閒娛樂來轉移疫情生活的焦慮和不舒適。除了在Netflix追劇、玩Switch、增加線上交友軟體的時間……等,對某些想遠離螢幕和耳根清淨的人來說,能直接窩進一本好書,絕對是個好選擇。

記得某個煩躁又無聊的晚上,我隨手拿起一本書,開始看《蜜蜂與遠雷》。這是日本作家恩田陸以音樂大賽為背景題材撰寫的長篇小說。故事中的四個主角:曾被捧為天才少女卻一夜消失多年的榮傳亞夜、最後一次追夢的平凡老爸高島明石、從外表到琴藝都無懈可擊的馬薩爾、握有鋼琴大師推薦函的迷樣少年風間塵,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人生角色,在一場每三年舉辦一次的國際鋼琴大賽中相遇。起初他們看似沒有交集,卻在一次又一次彈奏的音樂裡,和彼此的生命互相迸出火花;甚至和現場聽眾和看書的讀者緊緊相連在一起、產生漣漪。隨著每一章節的賽程告一段落,我便不斷想知道「然後呢?然後呢?」

就這樣帶著急迫想追尋故事發展的心,當晚就一路把這本厚達630頁的書讀了一半。熬夜時一邊懊惱自己怎麼不等到假日再看,一邊又因為深深被書中人物所吸引,以致到睡前整個心都沈浸在看這本小說的快樂中,猜測後來的發展:「明石的練習過程如何在夢想和家庭間平衡?」「亞夜對音樂的困惑後來有找到答案嗎?」「馬薩爾如何將所思所想的古典樂和現代音樂融合?」「如果塵那麼精彩、獨特的演奏,無法得到世人認同,那麼才華究竟是什麼呢?」好似這些角色的挫折和煩惱,很容易和自己曾有的迷惘共鳴──「我想成為怎樣的人?」「我應該做什麼選擇?」

然後,在那個挑燈夜讀的時光,我徹底忘記看書前的我,究竟在煩惱什麼事。

事實證明,沈浸在一本書裡,不僅可以逃避現實,更有療癒作用。書中角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自己的現實人生,模糊了「這個世界」和「那個世界」之間的界線。透過書中人物面對的生活關卡,我們將自己投射其中,並陷入另類現實,幾乎忘記真實世界裡那些新聞不斷重複的感染和死亡人數、隔離的不適,以及工作的壓力。

研究也表明,面對高壓力時,閱讀是一種應對機制。在高壓時刻,我們可以將閱讀視為一種有效的舒壓方式。因為閱讀使人的大腦充分專注、參與其中。

閱讀這件事,是讓你無法同時做任何其他事情的。不能看電視、不能收電子郵件、不能同時逛臉書,也不能一邊走路一邊看書(這樣很危險)。因為不能多重任務,所以當打開一本好書時,就表示當下只能做好一件事──好好閱讀。而當我們進入「心流」狀態時,我們的心情就會變好。

(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)
https://opinion.cw.com.tw/blog/profile/498/article/10506


Tags:

About author
在各行各業裡、社會的各個角落裡,都有一群人,做著跟人類學家一樣的事,或是用人類學家的方法來工作,他們不在學術圈裡,卻讓人類學更加貼近社會大眾。 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,就是要邀請這些人,分享他們的人類學經驗,以及他們如何將自己的工作結合人類學,找到新的可能,也看到不一樣的社會真實。 我們固定每天分享跟人類學有關的兩篇文章,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,希望能拉近大家和人類學之間的距離。 部落格: http://anthrodo.wordpress.com/ Youtube頻道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channel/UCxC6QldQiIpv54V-KtgEIJQ/playlists
人類學家不只在學術圈與研討會裡,在台灣,還有一群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! (創立時間:2012年12月)
View all posts